3月4日上午,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龙马村小学发生一起突发性岩石崩塌。在落石砸到教室之前,学校全体师生220多人仅用50秒就安全有序撤离地到空旷操场,成功上演了一场“教科书式”避险。据悉,“十三五”以来,广西已成功预报避险地质灾害40多起,避免3099人因灾伤亡。
据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地勘处处长魏毅介绍,广西“十三五”以来主要采取了三大举措狠抓地质灾害防治,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群测群防体系扎得牢。广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约1.1万多处,每年无论是汛期期间还是汛期外,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都按照“一点一案”全部制定了紧急预案,明确了防灾责任人、联系人、监测员,在全区各市、县区、乡镇、村屯构建形成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。
创新推进“人防+技防”技术革新。该厅对原有地质灾害综合管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升级,全面对接自然资源部监测预警信息化平台,继2020年初建设178处专业和普适型设备监测点后,今年正在安装1050处,建成“一套监测预警系统+1712处专业监测点+9007个雨量观测站点+1.1万个监测员”的监测预警网络,实现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从“人防”到“人防+技防”的技术革新。
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抓到位。广西印发了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三年工作方案》,整体部署宣传培训工作,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。不定期组织地质环境监测专家深入隐患点开展巡查排查,就地组织受威胁人员开展应急演练,使广大群众提高避灾意识、熟悉避灾信号、掌握避灾路线和应急避难场所,确保发生地质灾害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及时安全快速组织群众撤离。2020年,全区共安排3289万元专项补助资金,支持各市县开展培训演练、群测群防;共组织地质灾害宣传培训285次,参加人数约3.22万人;组织应急演练137场,参演人数约3.17万人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